作者:邓根飞 出版社: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23年9月 内容提要: 在史学成果的发表方面,抗战时期的各类刊物中,专刊的作用并未凸显。相反,综合性刊物和边疆研究期刊成了主要阵地。发文数量,以《文化先锋》为最。 作为所办持续时间甚长而且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期刊,《文化先锋》是研究学术史的第一手资料,反映了当时学界的某一重要侧面,展现了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学、地理学、诸子学、文化学成果,体现了时代转变的特征及学术、政治、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史地学研究方面:在“抗战建国”这个大现实下,《文化先锋》学人的选题或多或少带有政治考量,但他们的研究却多是非常扎实的文献研究,得出了许多令今人依然信服的结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方面:除了保留科学的特质以外,史学理论更关注历史的情感性、生命力,历史与民族、文化、现实及将来的关系。历史学者对历史事实、历史分期及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等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在史观与史学方法等方面,史学研究都呈现多元化趋势。 其他学术研究方面:诸子学者既有传统国学根底,又通晓西学,能更好地结合考据学与西方实验主义方法,使诸子之学融入当时社会,实现其现实功用的转化。文化学者在全盘西化论退潮后,开始理性地看待中西文化,并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气度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通与新文化的再造。 作者简介: 邓根飞,1983年生,江西高安人。2008年获兰州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硕士学位,201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负责人,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民国江西地方史》《历史比较研究法》《外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外国史学史》等主干课程。截至目前,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绪 论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史学成就 第一节 主要史学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派 二、新考证主义史学派 三、民族本位文化史学派与战国策派 第二节 国统区的史学期刊 一、专业期刊 二、综合类期刊 三、边疆研究期刊 第三节 国统区史学研究特色 一、抗战史学的两次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对史料的重视 三、新考证主义史学派亦有史观的指导 第二章 《文化先锋》杂志概述 第一节 《文化先锋》创办、栏目设置及特色 一、创刊与发展 二、办刊宗旨 三、栏目及特色 第二节 作者群 一、学者情况及论文篇次表 二、主要成员简介 第三章 “救时之弊”:《文化先锋》之史家与史地学 第一节 简又文、姚薇元的史学实践 一、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史研究 二、姚薇元的鸦片战争史研究 第二节 民族主义旗帜下的史学研究 一、《文化先锋》其他史家简介 二、《文化先锋》史家群体所体现的史学思想 三、《文化先锋》史学论文的价值 第三节 学科建设与国家认同:地理学论析 一、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地理学源流 二、《文化先锋》地理学论析 第四章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开新 第一节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成果述评 一、史书的评价 二、史学义例的阐发 三、唯物史观与儒家历史观 第二节 战争催逼下的史学理论反思 一、历史认识论 二、历史是科学,更是艺术 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历史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国防史观的形成及影响 一、国防史观的思想来源 二、中国近代历史的主流是“国防”而不是“近代化” 三、国防史观影响下的史学成果 第五章 其他学术研究 第一节 “通子致用”:《文化先锋》之诸子学研究 一、诸子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引入西方科学方法,突破清儒考据范畴 三、注重经典新诠释 第二节 中西文化融通与新文化再造 一、中国文化的西化历程 二、融通与再造:《文化先锋》学人对文化的思考与讨论 第三节 农民型塑与社会改造:瞿菊农乡村建设理论旨归 一、瞿菊农生平 二、瞿菊农及其乡村建设实践 三、瞿菊农的乡村建设理论来源与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